本网讯(通讯员李瑞、李鹍、付晓歌)为从严从实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17日至20日,城市设计学院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培训班,在中国革命重要圣地之一的西柏坡等地开展实地教学活动。党委书记张文军,副书记李琦、施焕军参加此次培训。此次培训采用专题授课、现场教学、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好红色革命历史资源,精心设计了系列教学内容。


7月17日下午举行的开班式上,张文军书记做培训动员讲话。他指出,全体学员要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深刻感悟西柏坡精神的时代内涵,将革命传统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动力。
河北省西柏坡纪念馆研究部副主任史进平为培训班授班旗,规划系支部书记谢波和建筑系支部书记李鹍代表学院接过班旗。
专题授课:在初心之地筑牢信仰之基
开班仪式后,专题授课《学习革命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系统梳理了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脉络——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移驻北平,这段时期党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确立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形成了请示报告制度、党委制等一系列立规建制的宝贵实践。影像教学《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则通过珍贵史料画面,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西柏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辉煌历程,让学员们直观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开创历史的壮举。

现场教学:在历史现场感悟革命精神
7月18日上午,阳光洒满西柏坡纪念广场,学员们怀着无比崇敬与肃穆的心情,整齐列队于纪念广场之上,在庄严的氛围中,完成了献花篮仪式。全体学员肃立,面向鲜艳的党旗,高举右拳,在领誓人的带领下,重温那庄严而神圣的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广场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深深烙印在学员们的心中,那是对党的忠诚承诺,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坚守,激励着大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随后,学员们走进西柏坡纪念馆,在土地会议展厅重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初心,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展厅深刻领会“两个务必”的政治警示,在电报长廊惊叹于党中央指挥三大战役时的战略智慧,在“进京赶考”主题展区体悟中国共产党人“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坚定。最后,学员们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深刻领悟党在即将取得全国胜利时的深远考量与政治智慧,学习党在历史关键节点“善抓机遇、敢于决断”的战略魄力,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朴素作风。

微党课: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学思践悟
7月18日下午,培训班全体成员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足迹,来到了正定县。这里曾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他在此擘画经济蓝图,以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推动县域经济腾飞,更以润物无声的为民情怀浸润古城肌理——既倾力守护千年文脉,让正定古城重焕生机;又着力夯实民生根基,使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在县政府门前的槐树下,老师带领学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工作时的岁月。透过斑驳树影,学员们仿佛看见习近平总书记穿梭于街巷阡陌的身影;当学员们漫步于修葺一新的南城门城墙,抚摸青砖上镌刻的时光印记,目睹街巷间流淌的古城新韵,无不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情怀。

实地观摩:地道战巧击敌,白洋淀里打游击
在7月19日,培训班的学员们赴冉庄进行现场实景教学,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在白洋淀芦苇荡乘船体会当年抗击日寇的场景。学员们仿佛又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先辈们为了民族存亡,不惜破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气概。学员们无不为先辈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子丹心所动容。


走进雄安:党员学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7月20日的学习中,学员们来到雄安新区,看到塔吊林立间,智慧城市的轮廓已然清晰;蓝绿交织中,未来之城的画卷徐徐展开。从“规划先行”到“雏形初现”,这座承载着“千年大计”的现代化新城,正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学员们感受到我们国家发展蒸蒸日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感到无比自豪。雄安设计以“绿色为基、智慧为脉、人文为魂”,勾勒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范式,极富巧思,对于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的教师来说,又是一次很好的将前沿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鲜活案例库。

此次党员培训是一次精神的溯源,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学院党委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全体师生党员铭记“赶考”永远在路上,永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立德树人和服务国家城乡建设的伟大事业中,用红色基因描绘城乡发展的崭新画卷,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