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栏目导航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师哲思第九讲】汪芳教授:交叉出新知——流域人居探索

发布人:    日期: 2024-11-28 17:32    阅读

开课仪式

2024年11月23日晚18:30,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大师哲思》课程在专教楼报告厅正式开讲。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汪芳老师主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张文军以及多位教师代表受邀出席,课程由院长李志刚教授主持。

院长李志刚教授介绍汪芳教授基本情况

张文军书记向汪芳教授颁发纪念牌

汪芳教授开讲

讲座第一部分:研究背景

在确定研究选题时,首先基于学科和时代背景,认清选题的科学问题是什么,从共性问题寻找,汪芳教授从博士论文开始关注村镇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但由于可持续发展是宏大的题目,她结合基金委中与规划、建筑学科相关的领域以及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文件,探寻规划、建筑学科下更加细致的方向。最终确定研究主题: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如何更好地建设人地和谐的宜居环境。

其次,将研究放在国家需求背景下开展。从城乡规划、建筑学学科出发,可持续发展能做什么?汪芳教授认为最主要的是“人地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即人地耦合,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落脚点。而“人水关系”是“人地关系”中最经典、最持久、最关键的一组关系。“地”有山地、丘陵、山地、湖泊等,但是人水关系无论是从历史溯源还是人类需求上,“人水关系”还是更加本质的关系。基于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立足城乡更新,寻求流域人居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需要多学科交叉来解决关键问题。

现实问题也是选题考虑的背景因素之一。流域人居系统面临的挑战,如聚落遗存与现代功能不适配、水电工程与流域聚落再适应、行政区划与流域空间不协同;而新技术与新数据为推动流域人居的可续与宜居提供机遇。

汪芳教授讲述选题所需考虑的背景

紧接着汪芳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城乡规划的交叉定位与创新发展是基于北京大学的综合性学科土壤,以流域人居系统(流域系统、人居系统)为研究契机,而该两个系统研究的理论支撑为地方适应性规划理论。

汪芳教授讲述交叉定位与创新发展

讲座第二部分:人水适应域

第一,研究对象

汪芳教授为我们介绍了人水关系研究的对象——人水适应域,其研究的科学问题是流域聚落“从何处来,到何处去”——“地方特征与现代适应”。

第二,建立流域人居系统的科学框架

对流域人居系统研究的关键词、理论支撑以及技术方法进行界定。关键词包括尺度关联、要素耦合、系统演化三个方面;理论支撑有“节点—背景—联系”流域人居结构理论和“地方—适应”流域人居演化理论;方法包括定性与定量方法、人工智能驱动的只会流域人居新范式。

第三,人水适应域的提出与建构

人水适应域的含义是人类社会与水环境在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平衡范围、领域、区域和空间。人水适应域的“域”包括时间、空间等各种要素,有无人水适应域的临界点以找到人水的平衡。因此,对其系统性、动态性、时滞性、自适应性进行研究。以场域条件界定、综合治水能力、水系统治理难度定义人水适应域能力。研究聚焦于“人水适应域”的多要素特征、长时序特征、结构与演化三个方面。

汪芳教授讲述人水适应域的含义

讲座第三部分:实践运用

人水适应域研究的实践运用方面,汪芳教授提出能够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创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符号的“黄—运—长”流域共同体。“黄—运—长”流域共同体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是文明起源、文化传播的代表性区域:孕育与传播;(2)包含了自然形成、人干干预的2种起源类型:黄河、长江、运河;(3)代表了国家级的3种战略发展方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保护。

其次,汪芳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黄—运—长”流域共同体的四个典型区域:(1)黄河中上游侧重于治水能力与移民社区。(2)黄河中游侧重于生态适应与村落宜居。(3)黄淮海平原侧重黄运交汇与水患治理。(4)长江中游侧重人水共生与聚落延续。然后分别对每个区域的实践运用进行了介绍,以黄淮海平原为例,针对城镇格局演化、水系结构变化与城镇分布演变、不同时间的城镇在古河道上的分布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流域聚落人水关系影响的“城市足迹”理论,揭示古代城镇人口对水治理活动的显著响应。以长江中游为例,揭示了人水关系和聚落择址的起初状态和人类社会复杂化过程;并从石家河聚落对区域环境的适应:聚落群尺度、长江中游早期聚落时空的密度分布与重心变化、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早期聚落潜在适生区模拟方面进行了探究。

汪芳教授讲述人水适应域的实践案例

讲座第四部分:总结思考

汪芳教授通过众多途径开展学术对话与交流。例如,(1)举办下午茶沙龙。从土木与建筑、环境、计算机等学科角度,对人工智能智慧管控、污染物监控、污水管理、环境大数据等多维度的进展进行交流,探索城市灾害防御、水资源优化调配、水污染防治等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2)开展以共话流域文明,共谱人水新篇为主题的流域文明与水工程的科学家沙龙。(3)2023年5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成立,开展流域分会月度交流会(4)开展流域文明”暑期学校课程。(5)北京大学与汉诺威大学、剑桥大学的国际合作研究(6)搭建围绕“流域人居”工作平台。

最后汪芳教授为本次大师哲思课程进行了总结:她认为学科划分影响了科学内在整体性,不利于人类对大自然系统性认知。那么,学科交叉需要思维方式的改变和对传统认知框架的颠覆,她在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时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思考:(1)科学问题驱动的真正“交叉”;(2)扎实的源科学淋雨基本认识;(3)产生新的科学认知;(4)解决真问题,而不是口号式的宣传。

汪芳教授进行总结

在研究中应以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研究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汪芳教授认为首先要以解决国家和时代关切的问题是第一要务,开展学科建设或者交叉学科建设,皆应与之相辅相成;其次,工程学科与自然学科、人文学科各有侧重与所长,彼此融通,将为形成创新性成果带来更多可能。

汪芳教授回答学生提问

现场大合影

人物介绍:

汪芳,北京大学二级教授、博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流域人居系统:人水适应域理论及方法”,空间聚焦“黄-运-长”流域共同体,旨在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乡协同可持续发展。牵头成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山西省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重点实验室;担任中国水利学会流域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5个英文期刊的编委、副主编。主持9项国家基金项目,包含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向中央、北京市委等提交多份建言献策;并在《人民日报》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