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栏目导航 -> 新闻动态 -> 正文

李志刚教授应邀赴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

发布人:admin    日期: 2016-11-14 00:00    阅读

——转自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016年11月2日,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李志刚教授应邀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作题为“21世纪初的批判城市理论评介”的学术报告。中心主任宁越敏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本次报告会。

李志刚教授的报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李教授介绍了批判城市研究产生的现实背景,即当前城市空间趋于全域化,并且正在突破城乡界线;跨国资本投资和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已经成为社会政治动员的重要场所。在这一复杂的背景,过往的城市理论越发处于混乱之中,城市不能再单纯被理解为一个特定的地点,城市作为一种思想、表征、想象或者行动,只能在理论抽象过程中产生。这一抽象过程决定了研究城市的本质需要建构一套相应的理论。因此,批判城市理论就应运而生。

其次,李教授详细介绍了批判城市理论的起源和流派。批判城市理论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以辩证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批判社会理论。70年代开始,一些左翼的城市学者逐步将批判社会理论引入城市研究中,试图将城市研究激进化,重视城市现象在学术和政治意义上的社会建构作用,批判城市理论也逐步被建立。批判城市理论具有四大特点:第一,强调抽象的重要性,主张探究有关资本主义下城市过程属性的理论;第二,拒绝将理论概念作为对实证有用的辅助工具,认为城市知识(包括批判的观点)由特定的历史和权力关系所塑造;第三,拒绝工具主义,科技主义以及市场导向的城市分析方法;第四,挖掘潜在的,彻底解放性的新城市主义形式。批判城市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三大流派,包括全域城市化(planetary urbanization)、后殖民城市主义(postcolonial urbanism)、和集合城市理论(assemblage theory)。这些理论批判的落脚点集中在基本概念和知识生产体制两个维度。

然后,李教授详细介绍了三种批判城市理论的主要学术思想,并一一作了评价。其中,全域城市化指的是全球尺度下的城市系统,意味着远离传统城市地区的外围已被全面纳入城市体系。这一理论将城市化的尺度空前扩大化,城市中心功能日益分散化、传统自然界也被终结,对传统城市的概念界定、范围划分以及所导致的城乡二元割裂进行了批判。然而全域城市化缺陷在于并没有在实质上证明“城市”作为可识别的地理实体已经消失,也没有证明城市与其它地理空间之间的差异必须被摈弃,全域空间(尤其是包括沙漠、海洋等)正在城市化这一观点也会让人困惑。后殖民城市主义本质上是认识到欧美中心主义的危害,适用于北半球的城市理论并不一定适用于南半球城市,提倡城市理论的研究必须涉及全球各地,对任何南半球城市产生的新概念、实践需保持开放态度。主要理论和方法论包括了比较城市主义(comparative urbanism)、地区化(provincializing)等。然而,后殖民城市主义的缺陷在于过于强调地方特殊性忽略了普遍性问题,导致对西方城市理论的批判过于夸张,没能认识到北半球城市和南半球城市之间的相似性。集合城市理论来源于哲学家德勒兹的集合(assemblage)的概念,作为反结构主义的思想,强调差异化和多元化。应用到城市理论上,城市被看成是一个形成社会科技网络的过程,是异质性的集合、多样化的拓扑关系的集合,时间的空间都是变化和联系的,没有一层不变的边界和空间,只有永恒的变化与组合。然而,集合城市理论的缺陷在于对城市缺乏确定的概念,只看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无穷尽的、异质的、无规则的、非线性的离散现象的集合,将有原因的和偶然的关系混杂在一起。同时,集合体理论强调集合本身的动力,认为非人类物质和人类对于城市的作用是一致的,没有理论能够确认哪些可能集合哪些不可以。这导致了无法明确区分城市研究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无关紧要的,缺乏分析解释的能力。

最后,李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探讨了批判城市理论对中国城市研究的意义。李教授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上,兼具经典的空间结构分析和“微区位”研究,体现知识传播、学科交叉、方法论演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理论存在“进口多,出口少”的特点,“进口”的西方城市社会空间理论仅能部分解释当前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转型。因此,李教授结合批判城市理论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理论化提出了三点展望。第一,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需要“全域”视野,尤其需要关注全球化下新的地方互动及其流变;第二,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研究的特色在于“单位、户口”、“乡土社会”、“差序格局”、“非正规性”等local要素;第三,中国城郊社会空间是一种兼具乡村“去领域化”和城市“再领域化”的复合体(assemblage)。

李志刚教授的报告内容详实,逻辑严谨,将批判城市理论的来龙去脉以及主要思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揭示了城市认知论的新视角,体现了城市研究从表象到实质的学术转型,具有一定的理论前沿性和思想先导性。因此,这一报告受到了中心师生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报告结束后,李教授与中心师生就批判城市理论的部分观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分享了如何进行理论建构的相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