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年4月23日下午2:00
地点: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专教报告厅(工学部网球场旁)
学术报告安排表(以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
报告人
| 学校
| 报告题目
| 报告时间
|
陈宏胜(博士)
| 东南大学
| 城镇化反噬工业化:坦途还是危机
| 14:20~14.30
|
陈杰夫(硕士)
| 武汉大学
| 待定
| 14:30~14.40
|
程晗蓓(硕士)
| 武汉大学
| 地铁与公汽站点步行换乘效率评价-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为例
| 14:40~14.50
|
杜志威(博士)
| 中山大学
| 珠江三角洲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与机制
| 14:50~15.00
|
付建荣(硕士)翟博文(硕士)
| 武汉大学
| 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研究
| 15:00~15.10
|
郭友良(博士)
| 中山大学
| 广州“城中村”改造之谜:基于增长机器视角的分析
| 15:10~15.20
|
姜佳丽(硕士)
| 南京大学
| 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新社区治理研究——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
| 15:20~15.30
|
|
| 讨论,茶歇
| 15:30~15.45
|
刘稳(硕士)
| 武汉大学
| 基于社保数据的武汉都市发展区职住空间特征研究
| 15:45~15.55
|
乔杰(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
| 乡村空间单元理论及其应用
| 15:55~16.05
|
邱婴芝(硕士)
| 中山大学
| 全域城市化与新城市理论
| 16:05~16.15
|
瞿兆聃(硕士)田超(博士)
| 武汉大学
| 中国首位城市规模与省域经济增长研究
| 16:15~16.25
|
孙亮(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
| 家族社会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肌理研究——以宁波市走马塘村为例
| 16:25~16.35
|
孙小鸽(硕士)
| 武汉大学
| 长江经济带市场一体化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密度、距离与分割的视角
| 16:35~16.45
|
陶德凯(博士)
| 华中科技大学
| 同城化视角下湖北小池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 16:45~16.55
|
|
| 讨论,茶歇
| 16:55~17.10
|
魏合义(博士)
| 武汉大学
| 基于日照需求习性的城镇植物及其群落智能决策方法
| 17:10~17.20
|
吴蓉(博士)
| 中山大学
| “增长主义”时期中国大都市社会空间分异——以广州为例
| 17:20~17.30
|
姚文萃(博士)
| 武汉大学
| 从博弈到平衡:中西方旧城更新公众参与价值观探析——基于“城市人”理论视角
| 17:30~17.40
|
叶丹(博士)
| 南京大学
| 非正规居住空间生产——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视角
| 17:40~17.50
|
战杜鹃(博士)
| 武汉大学
| 待定
| 17:50~18.00
|
张晓伟(硕士)
| 南京大学
| 公共服务设施在产城融合中的作用——以杭州市大江东新城为例
| 18:00~18.10
|
|
| 讨论
| 18:10~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