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主持人 HO PUAY PENG(何培斌)教授受邀来访并作学术报告

2024年3月28日晚7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主持人、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系HO Puay Peng(何培斌)教授莅临城市设计学院,在学院报告厅举办题为“破镜重圆:重建建成环境的整体性”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城市规划系魏伟教授主持,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联合主持人、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系何依教授,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肖伟副院长,以及武汉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学硕士(建筑遗产方向)双学位项目主任、建筑系郑静副教授担任与谈人,院长李志刚教授、建筑系主任刘炜教授、副主任苟中华教授、杨丽副教授等近百位校内外师生参加了讲座。

HO Puay Peng(何培斌)教授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文化遗产保护顾问与建筑设计师,他曾主持或参与了香港及东南亚近百个建筑遗产保护项目。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教席主持人,何教授致力于推动关于建筑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研究、培训、信息和记录的综合系统,促进了新加坡与亚太地区及全球其他地区的高水平国际公认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之间的合作,对加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领域的教席网络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讲座围绕城市遗产街区划分问题,探讨建成环境教育与实践中存在的“碎片化”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何教授指出,这种“碎片化”的现象是由于数十年来教学与专业分工的明确划分导致的设计过程、空间形态和使用体验上的断裂。何教授援引地中美术馆和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等经典案例,强调城市环境的体验需要一个空间连续体,可以通过模糊日常生活与建成环境、遗产建筑与当代设计、自然与设计的景观和建筑之间的界限来实现。

0402图片1.png0402图片1.png0402图片1.png

与谈人何依教授基于建筑三要素形式、功能和意义,提出何教授的讲座是在建筑哲学视野上的重要补充。她借用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和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概念,从自然、体验、场所三个点总结了讲座主题。

0402图片2.png0402图片2.png

肖伟院长高度评价何教授的分享对他们实践工作的借鉴意义。他认为何教授的主线在于不同专业之间的融合,以空间体验感为落脚点,强调了空间在自然、环境、体验多维度的叠加。对于遗产保护的实践,一是要尊重历史,二是要注重场景和体验与文化的结合。

0402图片3.png

郑静副教授请老师们从自身背景出发,指点同学们在未来学习实践中应如何整合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何依教授认为,建筑、规划、景观三个学科分别着眼于单体、关联和自然环境,但学科之间应当相互交叉包容,不忘学科发展的初心。肖伟院长指出了学科发展的新维度,特别以“城市设计”为例,并强调室内设计、景观、设备等多个专业对建筑创作的影响,提倡互相学习和融合。何培斌教授补充提出,本专业的扎实基础是和其他专业交流的重要前提。

最后,魏伟教授总结陈词,强调从更大尺度理解空间的必要性和建筑学科形而上的特殊性,并对于何教授学术理想的践行、治学精神的严谨以及对教学的热情表达了诚挚的敬意与感激之情。

0402图片4.png

观众对何教授的见解反应热烈,讨论气氛热烈,就建筑遗产保护的学科理论、设计实践和行业发展等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几位嘉宾分别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给予真诚回复,提供对现有问题的深刻洞见,也激发了听众对未来城市建设和遗产保护的思考。许多参与者表示,此次讲座给他们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和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产生了积极影响。

0402图片5.png

0402图片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