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正文

王冬根教授为“珞珈城乡讲坛”带来健康地理学的新发现

更新时间:2016-05-16
A A A

4月16日,香港浸会大学地理系王冬根教授一行来访我院,并为“珞珈城乡讲坛”作了题为“多层次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城市中国的实证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李志刚院长主持,香港浸会大学杨春副教授以及我院众多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

 

王教授的讲座包含了量化研究的经典五部分:引言、理论框架、数据和变量、实证分析与结论。在引言部分,王教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既有研究的不足(如,以往研究侧重于从单个尺度探讨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而少有同时关注多尺度的研究;此外,对发展中国家关注较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对研究进行整体阐述后,王教授从地方(place)的概念出发,逐步建构起建成环境作为一种地方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路径。比如,地方设施和环境的可及性会影响人们的肢体运动频率,地方健康与非健康食物的可及性也会对人们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人们会选择环境较好的地方居住,或者选择具有共同运动兴趣爱好的群体较多的社区居住等,进而将人们分化到不同的住区和拥有差异性的健康特征。在阐述了多层次建成环境影响人们健康的逻辑路径后,王教授介绍了研究多依托的基础数据的来源、抽样方法、可靠性等等,介绍了一系列量化指标。建成环境的量化,从住房尺度来看,可以用住房的保有类型、住房面积、住房类型、房屋设施等来衡量;从邻里尺度来看,可以从是否有显而易见的环境污染、设施的可获得性、外来移民的多少、清洁度等来量化;从城市尺度,可以用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地区生产总值、绿地覆盖率等进行度量。健康指数包括自我评价的健康等级、体重与身高的比值、运动的频率等。

在阐述了量化指标后,王教授阐述了回顾分析模型和实证结果,发现微观尺度上,房屋面积、住房条件,邻里尺度上,社区设施的可获得性与安全感程度等对我国成年人的健康状况有很显著的影响。在对个人因素进行控制后,这种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尺度,空气污染和绿化率等也对人们的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

讲座结尾,李志刚院长做了精辟的总结,认为王冬根教授的讲座不仅向我们传授了中国城市的建成环境对健康的可能影响,更是从细节、从方法上和从思维层面,在向大家传授如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进而证实或证伪假设,进而得出结论。鼓励在座师生,秉持严谨治学的态度,对待研究、寻求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