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推荐】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介绍

发布人:    日期: 2025-05-12 18:47    阅读

赛事名称: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

赛事主办单位:中国声学学会

赛事官方网站:https://www.aschina.org.cn/detailbak.html?id=38&contentId=736

武汉大学本科生学科竞赛认定及立项情况:

武汉大学省级立项资助赛事 个人赛/团体赛 贡献规则:依证书位次


武汉大学赛事组织教师:

规划系张娅薇老师:13277952570、524665512@qq.com

建筑系黄凌江老师:15807188005、283654962@qq.com


赛事简介:

声景是人居环境的重要景观资源,涉及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多维交互,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声景设计旨在营造与自然相呼应的、多感官共鸣的声环境,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和健康福祉,在建筑及城市设计、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进步推动人居环境设计向多维度、多感官和多交互的方向发展。声景设计在这一趋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最近一次赛事安排:

2025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旨在探索以人的感官为中心的、面向AI时代的声景设计方法。竞赛诚邀学生以声音作为媒介,通过科学和智能的分析方法,创造充满生机的、满足特定感官需求的声景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共生与交互,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赛事通知:

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的通知 (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nmvShXcIoLokUzXLHA_M2g

赛事主题:“AI时代下的声景设计”

本届主题鼓励参赛者通过新技术和新思维呈现传统声景的现代演绎,如探索声音识别、分析与生成的新方法,声景感知和需求的精准捕捉,或实现对人因效应的智能分析及预测,设计出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定制化的声景方案,以期推进声景设计与AI深度融合发展。期待竞赛作品以更智能的城市、更贴心的社会为导向,挖掘人工智能在声景及其交叉领域的应用场景机会,激发场景创新和想象力,在多学科的融合中拓展声景设计的学科内涵与外延。

(一)设计类型:

本次设计定位为研究型设计。参赛作品应立足于充分的实地调研和对技术赋能下的未来人居环境的思考,在包括声环境及声景要素分析的研究基础上进行设计。设计成果应包括实地调研和研究分析内容,要求图面、文字表达清晰,数据分析准确。

(二)设计场地:

设计对象基于现实、构想未来。基于现阶段科技、人口、能源及气候的变化趋势,考量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方向,空间尺度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街区、社区、城市、乡村及自然景观场所,设计内容及功能自定。

(三)设计关注点:

本届主题鼓励参赛者通过新技术和新思维呈现传统声景的现代演绎,可将AI应用于调研分析、方案生成、场景交互、效果评价等多个方面。如探索声音识别、分析与生成的新方法,声景感知和需求的精准捕捉,或实现对人因效应的智能分析及预测,设计出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和定制化的声景方案,以期推进声景设计与AI深度融合发展。

设计可关注以下一项或多项内容:

1)对人居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回应

2)健康可持续的声环境

3)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保护

4)多学科交叉及新技术运用

5)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创新

6)通过虚拟现实辅助设计

7)建成环境与感知者的多维交互

8)声景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9)设计作品的表达

10)其他有关声景的方面



参赛要求:

本次竞赛面向全国高校全日制声学、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及环境设计等在校学生(含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并鼓励与心理学、社会学、音乐、文学、声学、传播学等专业学生组成交叉学科设计团队。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提交报名申请的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每个团队指定1人为联系人,负责报名、作品提交及后期联络工作。

赛事时间:

参赛注册时间:202531日至2025731日。

参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598日中午12:00


赛程安排:

报名与作品提交方式: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提交报名申请的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每个团队指定1人为联系人,负责报名、作品提交及后期联络工作。

请参加的同学加入交流QQ群(群组信息见下文),以便查收消息,参赛注册及作品提交文件均通过中国声学学会赛事系统提交(https://www.aschina.org.cn/asccontest/index.html#/indexcontest_id=06e5bbaed1a50c2f5c2f7b38947c6794

参赛流程:

初赛阶段:参赛团队网上提交设计作品,初审评委团评选入围作品。初审通过匿名函评进行了多学科融合的细致评议,每份作品均得到8位不同专业的评委打分,根据平均分的高低进行排序,筛选出入围作品。

决赛阶段:入围参赛团队参加终审答辩,由终审评委讨论评议产生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并报送组委会最终确定获奖名单。终审将以线上答辩的形式进行,每个参赛小组集体或选派代表进行在线汇报答辩,汇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理念、设计构思、设计方法等。汇报可采用PPT解说结合音视频或其他参赛小组认为合适的方式,每组汇报时间不超过5分钟。

奖项设置情况:

奖项设置为等级奖,分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

其他信息或要求:

(一)设计图纸

图纸内容包括前期研究、方案构思、设计说明及模拟分析或运算过程(可选),设计选址的信息,以及能充分表达设计内容的总平面、平立剖面图、技术分析、概念分析、效果图等。图纸以A0图幅排版(统一采用竖向构图),作品张数应为2张。中英文统一使用黑体字。字体大小建议符合下列要求:标题字高:25 mm;一级标题字高:20 mm;二级标题字高:15 mm;图名字高:10 mm;中文设计说明字高:8 mm;英文设计说明字高:6 mm;尺寸及标注字高:6 mm。文件分辨率600 dpi,格式为TIFF文件。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M。设计图纸将用于现场或网络展览。

(二)多媒体文件

提交的参赛作品应提交一份适合展示的包括声音信息的高精度多媒体文件,例如视频、音频或其他形式多媒体演示文件(需包含与设计相关的声音信息)。视频为MP4格式,播放时长不超过3分钟。单个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三)参赛信息

详见附件2。参赛信息一经报名提交后,原则上不得更改。

注:以上(一)(二)提交文件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参赛者及所在院校的信息(含文字或图案),不符合规定的参赛作品将可能被取消参赛资格。


近三年我校获奖情况:


年份

竞赛主题

作品名称

指导教师

获奖团队

获奖等级

第一届

2022

从理论到实践—人居环境中的声景营造

巷音无改,烟火犹在”——听得见的烟火气·户部巷公共空间声景设计》

黄凌江、

张娅薇

顾笑言、韩如芸、曾佳颖、王佳钰 、刘奇炜

全国一等奖

第二届

2023

多学科融合的未来声景设计

《声绘方塔园,音韵常熟景》

黄凌江、

张娅薇

李嘉霖、张祉航、黄安祺、王馨竹

全国三等奖

第二届

2023

多学科融合的未来声景设计

《于留白处听音——基于城市荒野理论的武汉南岸嘴声景设计》

黄凌江、

张娅薇

龙俊妃、徐梓钦、艾立川

全国三等奖

第三届

2024

声景与健康

《健行 听绿——东湖绿道适盲性声景设计》

黄凌江、

张娅薇

黄子婷、王蕴涵、刘书扬、欧阳卉子、王柠馨

全国一等奖

获奖作品推文:

我院学生喜获首届全国声景设计大赛一等奖-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whu.edu.cn)

我院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中取得佳绩-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whu.edu.cn)

新闻动态 | 我院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声景设计竞赛”荣获一等奖 (qq.com)


武汉大学赛事信息群:QQ群:806109403

如有疑问请咨询:

张娅薇老师:13277952570、524665512@qq.com

黄凌江老师:15807188005、28365496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