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大学第十届“自强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公布了获奖名单,我院学子在竞赛中斩获佳绩。由我院张娅薇副教授、舒阳副教授和陶翊婷老师指导,曾佳颖、吴嘉欣、王佳钰、王宸烁、刘奇炜、吴思甜、孙博文、徐梓钦、周睿彬、王植宇同学共同完成的社会调查报告作品《文化景观视角下恩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基于10个村的调研实践与1个村的示例性保护探索》荣获武汉大学第十五届“自强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一等奖,是近年来我院取得该赛事“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类别的最好成绩。


(团队答辩现场与荣誉证书)
该课题从文化景观视角出发,对恩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展开研究。

(技术路线)
研究团队首先对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相关理论与概念进行了梳理与总结,从研究问题出发确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框架;其次对恩施州马家沟村、二官寨村、两河口村和新场村等10个代表性传统村落进行实地调研,并提炼出恩施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整体性特征;接着选取马家沟村进行个案研究,依据“要素提取—价值评价—策略提出”的分析路径,采用通过结构化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案,对马家沟村文化景观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以期为恩施州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思路。

依托该课题研究团队还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获得湖北省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武汉大学第十四届实践风采大赛一等奖、武汉大学2022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施加报告等奖项,完成十个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要素库的搭建,撰写23万余字的调研报告,协助完成2本历史文献的数字化,并在各级刊物媒体上发表15篇新闻稿。

(项目成果)
图文|曾佳颖、吴嘉欣、王佳钰、王宸烁、刘奇炜、吴思甜、孙博文、徐梓钦、周睿彬、王植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