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规划,宜居未来
——城乡规划专业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
一、开头语
智慧规划,宜居未来;创新引领,城乡共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诚挚邀请你的加入!
作为全国领先的城市规划专业之一,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城乡规划人才。我们的培养采用5年本科+2年硕士的本硕贯通模式,通过在四年级末、五年级前的二次选拔,至少一半的同学可免试提前修读我校城乡规划学或城乡规划专业的硕士(压缩1年学习时间),或推免其他高校。在这里,我们结合先进的智慧技术与人居环境规划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前沿探索。我们的课程涵盖智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城乡治理、生态保护、规划设计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依托武汉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学生们将有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和科学研究中,从宏观的城市规划到微观的智慧社区设计,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智慧规划,实现宜居未来。通过在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乡规划(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的学习,你将站在智慧人居的最前沿,与我们一起,共同描绘城乡美好的蓝图,开创更加和谐美好的城乡环境。
二、城乡规划专业(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基本情况介绍
【基本介绍】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由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于2000年合并组成。经过三十余载的砥砺前行,学院已跻身中国顶尖规划、建筑和设计学科教育基地之列,具有数字化、人文化、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城乡规划专业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国内城乡规划信息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精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人才,为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由44名资深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学团队,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24名。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且95%的教师具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或研修经历,为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和前沿知识。该专业自2008年以来,三次以“优秀”通过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排名并列第7;2022年在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第5;2023年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6;2024年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国内高校)中评为A。
【开设目标】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立“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旨在培养出具有理论深度、技术广度、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城乡规划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
本试验班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核心,通过系统的本硕贯通教育,使学生掌握全面的城乡规划理论知识,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将数智技术的最新应用融入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学生在城乡规划中使用大数据、GIS、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通过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应对城乡规划领域的复杂挑战。同时,通过实习、项目实践和国际交流,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国际视野,使其能够适应国内外城乡规划工作的需求。在培养过程中注重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使学生具备在城乡规划领域从事管理和决策工作的能力,推动城乡规划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本试验班将致力于打造全国一流、体系完善、技术领先的本硕贯通专业培养体系,为我国城乡规划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制、专业和学位】
五年本科+两年硕士学制。相比正常情况下三年制硕士学制,减少一年学习时间。
完成教学计划中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应修课程及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完成教学计划中城乡规划学或城乡规划硕士专业应修课程及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答辩通过,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招生规模和方式】
试验班拟面向社会招收1个班,共15名本科生。新生入校四周内以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烛光导航师",在第四学年结束后、第五学年开始前进行申请考核选拔(选拔通过比例不低于申请考核者的50%),考核选拔通过者在五年本科毕业后可免试修读本培养方案中的硕士,并从第五学年开始可提前选修硕士课程,或推免其他高校;未申请考核或经考核未被选拔者继续修读本科阶段课程直至本科毕业,如需修读本培养方案中的硕士可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通过者所修硕士课程计入硕士阶段课程学分。此外,该试验班本科专业学分,由于本硕贯通培养,低于其他试验班。
【专业优势】
武汉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依托学校深厚的数字技术和人文底蕴,形成五大前沿学科发展方向: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研究与城市治理、数字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城市设计理论与遗产保护、景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我们致力于培养具备宽厚的交叉学科理论基础、卓越信息化及空间分析研究能力、出色国土空间规划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端专业人才,充分彰显综合性大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优势。
本专业与遥感、测绘、计算机等武汉大学技术应用型王牌专业紧密合作,特色鲜明地运用GIS、遥感及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规划信息化与智慧化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在国内城乡规划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更在国际上树立了武汉大学城乡规划学的品牌形象,成为了国内城乡规划的四大办学方向之一。
通过“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的精心培养,学生将成为具有深厚城乡规划理论基础、精湛智慧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具备跨学科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解决实际城乡规划问题;具备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国内外城乡规划工作的需求;具备领导与管理能力,能够在城乡规划领域从事管理和决策工作,推动城乡规划工作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发展。
三、城乡规划(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
面向国内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全面改革与创新浪潮,城乡规划(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培养方案在本科阶段参照“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试验班”课程设置进行培养,该班精心设置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专业和理论基础模块、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模块、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模块、国土空间研究模块、智慧模块等五大版块。该课程体系不仅涵盖了国土空间规划原理、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等基础理论课程,还包括了智慧规划导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住区规划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为培养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特别引入了空间分析与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应用等前沿创新课程。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先进的规划理念、前沿的技术方法,并具备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领域独立承担重任的能力,成为引领智慧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佼佼者。
在硕士阶段,分为城乡规划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城乡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前者在于培养具备深厚城乡规划理论基础、精湛智慧技术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拔尖人才,后者在于培养系统掌握智慧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能够胜任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实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规划专门人才。
【特色方向与课程】
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专注于国土空间的合理布局、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该方向强调对城乡发展、土地资源管理、区域规划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规划。方向特点为培养全域视野,使学生能从宏观角度统筹城乡发展。
特色课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原理和实践、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原理和实践、土地利用规划、城乡生态环境规划
进阶课程:区域规划、城乡发展战略、土地资源管理学
硕士课程: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土地经济与城市开发
城市研究:聚焦于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通过整合社会学、经济学和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城市现象,预测城市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方向特点为强调社会科学视角,培养学生理解城市运行机制的能力。
特色课程: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
进阶课程:城市政策分析、城市研究方法论、科研论文撰写
硕士课程:人居科学前沿、城市社会地理学、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
智慧技术应用: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方向特点为强调技术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培养能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专业人才。
特色课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智慧规划导论、数字建筑导论
进阶课程:数字与智慧城市导论、城市遥感技术、城市大数据分析
硕士课程:城乡空间分析与规划新技术、数字城市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及规划应用
城市设计与景观:旨在通过以住区规划、城市设计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综合生态景观规划设计,对中外城市空间形态的深入研究,培养学生对城市历史与文化的认知和尊重,以及在城市更新和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能力。方向特点为注重城市美学与文化传承,致力于培养在城市改造和发展中能够融合自然、保护历史、延续文脉、提升空间品质的设计师。
特色课程: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和实践、城市设计原理和实践
进阶课程: 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外城市空间形态、城乡历史与文化保护、城市更新与治理
硕士课程: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国际设计工作坊
四、办学特色
武汉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智慧人居本硕试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武汉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硕贯通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鲜明地体现了“本硕连贯,五维塑造”的独特理念。这一模式不仅突显了专业的办学特色,还为学生提供了系统而全面的成长路径。
【一体化培养】
本硕连贯:无缝衔接本科与硕士课程,实现持续深度学习,缩短培养周期,加速专业人才成长。
全程导师制:从入学到毕业,根据培养阶段,通过双选配备“烛光导航师”与硕士生导师全程参与指导,确保学生在学术和职业规划上的全面发展。
【五维塑造】
理论精深:深化城乡规划核心理论知识,打牢学术基础。
技术前沿:结合大数据、GIS、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升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实践创新:强调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国际视野: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
领导能力:注重领导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城乡规划领域从事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五、优秀师资团队和教学科研平台简介
【优秀师资团队】
试验班集成城乡规划、人工智能领域的学术和行业优秀师资。除校内师资力量外,现有国内外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共27人,校外研究生兼职导师34人,为学院研究生教学、培养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科研实践平台】
湖北省人居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在人文学科、信息学科的优势,突出城乡规划学和测绘学、信息技术学以及人文学科的交叉研究,立足于国家战略目标和湖北省的实际,以数字技术为特色,推动基础理论开发与创新实践并行。中心围绕“人居环境支撑研究”,“人居环境应用研究”,“人居环境基础研究”等3个主要研究方向,重点进行数字规划与管理、低碳与生态为导向的城乡规划、数字技术与历史遗产保护、建筑环境评估、数字设计技术、大气环境和城市植被生物量监测、城市地表温度建模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建成具有先进试验装置、测试手段以及合理高效管理模式的开放型试验室,总体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心下设人居环境理论及实践研究所、再生建成环境研究所、城乡空间治理研究所、聚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设计研究所、城乡景观与生态规划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智交互与数智设计试验室等7个研究所。
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依托武汉大学在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优势,致力于数字城市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城市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研究中心在数字城市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不仅推动了数字城市领域的学术进步,也为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研究成果为城市规划、治理和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提升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技术应用在城市交通、环境监测等领域,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下设数字与智慧城市研究所、数字文化与创意产业研究所、智慧交通与创新设计研究所、数字增强设计人因环境研究所、城市空间与行为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
六、专业应用场景介绍
【规划设计与编制】
在规划设计与编制领域,应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参数化设计工具,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精准规划与设计。通过集成多源数据和采用多尺度分析方法,设计师能够在空间中模拟和优化城市形态,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来源:AI绘制)
【城市研究和社会治理】
人工智能在城市研究和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刻影响着城市的运行效率、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实时监控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利用图像识别、行为分析等技术,辅助公安机关预防犯罪、维护治安。同时,它还能对自然灾害、社会事件等潜在风险进行早期预警,为应急响应争取时间。城市规划决策方面,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历史数据,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趋势,辅助决策者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基础设施建设。并构建城市模型,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环境、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监测环境质量,如空气质量、水质监测,优化垃圾处理、资源回收,以及智能调度能源供应,促进绿色发展。
(来源:AI绘制)
【生态与景观规划】
人工智能在生态与景观规划方面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潜力。生态监测与评估方面,利用遥感技术、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等收集大量生态数据,结合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数据分析能力,可以实时监测植被覆盖度、生物多样性、水质状况等生态指标,快速评估生态环境质量,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生态廊道规划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分析物种迁徙路径、生态连通性,优化生态廊道布局,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适应性设计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气候变化趋势,人工辅助设计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气候条件的景观,比如耐旱植物配置、雨水管理设施等。决策支持系统方面,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整合多源数据,模拟不同规划方案的生态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快速、准确的建议,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规划管理。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态与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不仅可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也为促进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来源:AI绘制)
【城市设计与历史遗产保护】
城乡规划与人工智能的结合为城市设计与历史遗产保护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精准数据收集与分析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无人机航拍、卫星图像分析、地面传感器等手段,高效准确地收集城市空间数据,包括历史建筑的现状、周边环境特征等。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识别遗产保护的重点区域,预测潜在的风险,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智能决策支持方面,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模拟多种规划方案,通过机器学习评估不同方案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影响,辅助决策者选择最优方案。这种智能化决策过程减少了人为偏见,提高了决策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此外,公众参与与教育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创建互动式的历史遗产数字平台,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VR/AR技术,公众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历史场景,加深对遗产保护重要性的理解。
(来源:AI绘制)
七、就业前景
智慧人居本硕贯通试验班的毕业生,凭借其系统的本硕连贯教育,在城乡规划、城市设计、生态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数智技术应用等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不仅掌握深厚的城乡规划理论基础,还能熟练应用大数据、GIS、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进行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和科学决策。通过全程导师制和丰富的实践教学,毕业生在实际项目与研究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具备了独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领导管理才能。本硕贯通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成为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院、城市研究机构、环境咨询公司、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热门选择。毕业生们将投身于城乡规划设计、智慧城市建设、空间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制定、环境影响评估、教育和科研等多个领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推动城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城乡变得更加智能、绿色和宜居,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八、结语
城市与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我们对美好人居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城乡规划专业,正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它不仅指引着我们走向未来,更是当下创造宜居生活的基础。武汉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硕贯通班,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这里,你将用你的智慧规划城乡,用你的双手绘制未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用创意和技术塑造明天的空间。
如果你怀揣着对城乡规划与未来发展的热情与梦想,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智慧人居本硕贯通试验班将是你的理想之选。我们期待着你的加入,一同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